趕走壓力,靠近睡眠
黃暐超心理師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EAP專案經理&心理師

 

 

 

 

Chris看著牆上的時鐘,都快凌晨兩點,這代表他已經在床上翻滾兩個小時,

 

腦中浮現的是明天要和經理報告的圖表內容。那一個又一個的數字,在他腦中已經演練多次,好不容易把思緒專注在呼吸,馬上又被明天的工作排程給拉走,剛接新專案這兩個月,躺在床上想著工作,好似成為一種習慣。越是如此,心情越是慌張,甚至好幾次都不得不從床上坐起,打開電腦重新檢視報告的內容。也因為前一天的睡眠不足,白天工作效率更差,常常有些小錯誤出現,更讓心情焦躁不安,這更睡前思考工作的時間更拉長,彷彿是個解不開的惡性循環。Chris唯一慶幸的是,每當週五、週六的晚上,反而因為腦中不再浮現和工作有關內容,而能輕鬆入眠。

 

造成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種,是不是壓力形成你的失眠,可以好好檢視自己的睡眠狀況。你發現以往你沒有失眠的狀況,卻因為某事件(例如:工作)開始失眠,當事件結束或減輕時,又能夠睡的較好,如同文中的Chris,那你的睡眠問題很可能是因為工作壓力而起。不少研究顯示,壓力對身體及心理都有很直接的影響,往往第一個呈現在身體狀態是緊繃而無法放鬆。當身體越難放鬆就越難入眠。以下提供幾個方法幫助你解決因工作壓力產生的失眠:

 

(1) 設定準備睡覺時間:

 

回到家,利用鬧鐘或手機APP設定你睡前的一小時、30分鐘及15分鐘來提醒你,例如:你習慣12點入睡,那分別設下11點、11點30分及11點45分,當睡前一個小時的鬧鐘響起,準備開始結束手邊的工作,可以先盤點一下還有多少進度需完成,並為自己設下接下來的30分鐘我應該完成的工作目標。當睡前30分鐘的鬧鈴響起,再度調整工作進度,接下來的15分鐘我如何收尾。當睡前15分鐘的鬧鈴響起,暫時結束工作,檢視目前工作的進度,並為剩下的工作或擔心的事情列出清單,在每個項目旁邊寫下解決方式,然後把清單擺在床旁邊。以下舉例說明:我還有兩頁的簡報需要更新,解決方式:我明天提早半個小時到辦公室,就能順利更新這兩頁投影片;明天的主管會議,我需要穿西裝及打領帶,解決方式:我選擇要穿的西裝及領帶,並在睡覺前將其掛好,明天早上一起床盥洗完畢就能換上。躺在床上如果有所擔心,就看看清單,告訴自己:都已經計畫清楚,一切都會順利。

 

(2) 製造睡眠氛圍:

 

睡覺前5分鐘,可聆聽柔和音樂,舒緩心情,讓使用了一天的大腦準備休息,也可以用溫水泡泡腳、做做簡單伸展動作,或是做幾個循環的腹式呼吸,用來緩解緊繃一天的肌肉,也促進血液循環。當身體輕微發熱時,將更有助於入眠。

 

(3) 正向暗示:

 

與其等著閉上眼睛開始浮現工作畫面,不如主動想像,想像你隔天起床時,心情愉悅,想到你要去的上班地點,一樣的愉悅開心,然後,想像你在工作中的模樣是那麼的順利,讓這些畫面停留在腦中片刻。尤其是那些讓你有壓力的活動,一定要想像成功順利的景象,並輕聲的告訴自己,我相信一切都會很順利很棒的。

 

最重要的一點,躺在床上,應停止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會發出藍光的電子產品,尤其是聯繫及回覆工作上的訊息。一方面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的生成,明亮的螢幕也會刺激交感神經,進而影響睡眠品質。另一方面回著工作訊息,很快又回覆到工作壓力的身體緊繃狀態,更難入睡。

 

 

最後想和大家分享,短期壓力性失眠不注意即時調理的話,很有可能會發展成為慢性壓力性失眠,如果有需要都可以和華心心理師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