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壓力來臨時
黃暐超心理師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EAP專案經理&心理師

 

 

 

 

Peter最近總是在工作中感覺很疲倦;Jean最怕在下班前打開e-mail,發現又有新的工作需要完成,原本要下班的心情又立即轉換成工作模式;John則是察覺自己在工作時,內心隱約的焦慮感讓他無法維持一定的專注,常常簡單的動作反覆做好幾次還無法如期完成。其實,以上這些都是壓力的感受,我們會有壓力是人之常情,何況是身處競爭職場之中。但最重要的是,若不好好排解壓力,輕則影響個人情緒,重則造成身心的傷害。

 

以下提供一些抒壓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1) 創造儀式,轉換心情

 

當準備下班時,可以建立一個儀式,來告訴大腦現在是下班的模式。例如:通勤途中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或者選擇一條有喜歡的商店的路走回家等,這是要讓大腦知道現在是下班時間,不該再讓工作瑣事盤旋腦中。回家後,也可以執行一段儀式,讓身心從「工作模式」,調整至「在家模式」,你可以先沖澡、運動或是陪寵物玩等,這個儀式,最重要的是要讓你靜下心在家裡享受沒有壓力的時光。

 

(2) 對自己好好的說說話:

 

可以用兩種方式,一是自我激勵,另一是自我提醒。自我激勵的目的是加強自己內在的正向,例如:「我很看重這個提案所以才這麼緊張,我事前都做好準備,相信在等一下提案過程中,我可以做到最好的。」而自我提醒是要提醒自己,不要讓自己停留在對未來的擔心或是對過去的後悔,過度干涉到現在的判斷。例如:「我現在可以做什麼來面對這些?」不論是用自我激勵或自我提醒,都要你不否定自己真實的狀況,先去接納此刻的狀態。激勵是加上一句對結果正向的期待,提示則是依照現況盤整自己能做的,而不去想無法做或是停留在已做的後悔中。

 

(3) 培養興趣:

 

人的一生花了很多的時間在工作上,不論自身有多強大的心力,終究會有疲勞,所以,適當的放鬆,不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又能強化自身健康,發展興趣就是一個可以放鬆身心的方法。有研究顯示,透過興趣的學習與養成,可以讓自己身心多些彈性,並且更能專注當下。這邊也要建議大家,你需要同時培養動態的興趣(例如:爬山、騎腳踏車等)和靜態的興趣(例如:看電影、看書等),當然也要培養些大家可以一起做的(例如:打球、玩桌遊等),以及單獨一人也可以做的(例如:烘焙、聽音樂等)。

 

(4) 微笑,調整身體:

 

深呼吸可以舒緩緊張情緒、放鬆肩頸肌肉,減輕身心的焦慮,感覺到緊張時,想想生命中兩個最美好的時刻。在吸氣時,把注意力放在這美好時刻的歡樂與愛的感受。呼氣時,釋放所有內在負面感受,這不僅能調整心跳,也能改善精神狀態。微笑時,大腦會發出抗壓荷爾蒙以及分泌腦內啡( endorphins ),讓人感覺輕鬆愉快。即使是情緒非常低落的時候,也可以嘗試這個方法,讓自己做出笑臉,保持兩分鐘,有時會建議拍張搞笑的鬼臉存在手機中,當你心情低落時,可以打開來看。

 

(5) 手做:

 

有時候忙碌的工作中,需要讓自己暫時脫離,也讓自己腦子可以暫時清空,手做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一段時間沉浸在手上的作品製作中,不論是襪子娃娃、香氛蠟燭或是編織等,都是一種專注於當下,好好和自己在一起的時刻。

 

 

 

 

 

壓力過大時建議也可以和心理師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