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知多少

情感與關係

教子之道
李維榕博士/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總監
  上次到台北講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對當地夫婦,並非他們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反而是因為他們並不突出,卻是代表著一種夫婦的典型。
  他們年齡不大,有兩個兒子,一個十三歲,一個十四歲。兄弟二人都長得十分機靈,說起話來,眼睛溜來溜去,對家中的事全部都報告得有板有眼,獨是談起學校,立即變得無精打采。
  明顯地,上課那不是他們覺得有趣的話題。
  這家庭見我的原因,就是小兒子拒絕上課!
  據專家診斷,他患上懼學症。
  母親卻說,他的學校建在墳場遺址,一定是與兒子的磁場相牴觸,要不然,怎麼會八條大漢都沒法在兒子發凶時把他制服?
  我問父親,他可同意妻子的看法?
  父親說:
我不同意,兒子並沒有撞邪,問題出在母親對他過於關注。
  父母對子女有不同意見,其實不是壞事,因為只有如此,夫婦才可以互補,不必一同走入死胡同。
  夫妻典型之一,就是即使丈夫把問題看得準,卻偏偏是過不了太太的一關,因為那些老是在埋怨妻子過於寵愛孩子的丈夫,實沒法明白一個天經地義的道理,那就是:
  你越指責母親縱子,她就越捧著兒子不放。
  這種情況見得多了,我的回應也是十分典型,我會對男人說:
  你對問題的觀察十分準確,只是如果你想妻子放下孩子,就得設法把她爭取過來,與你同一陣線。
  典型之二,很多夫婦都說,他們對彼此並無要求,只想全心把孩子帶好。
  這對夫妻也不例外,他們只求教子良方,並不打算互揭長短。問題是,親子並非只屬於兩人的關係,而是三人或三人以上的互動。
  過份親子的母親,很多都是缺乏一個體貼入微的丈夫。久而久之,學會了與子(尤其兒子)為伴,孩子也習慣了投入母親的情懷,對母親的心事,比她的丈夫更為不言而喻。
  因此,看母子的問題,就必須從夫妻的情意結開始。尤其這對夫婦,為什麼那丈夫的見解,完全不被妻子接納?
  為了證實自己的觀察正確,丈夫提出例子,他說:
  太太回娘家的日子,兩個孩子完全沒有出現行為問題,十分聽教。問題是太太對孩子看管得太緊,讓他們完全沒有自己的空間。
  丈夫的話並非沒理,只是他說話的方式,讓妻子很難下咽。她把臉別了過去,不再回應。
  當然,夫妻的矛盾並非只基於一個小節。他們結婚十多年,每次去處理彼此的分歧,大部分都是以吵架收場,為了避免衝突,他們漸漸地變得各自為政。孩子出生之後,更是強化了他們的背道而馳。
  很快地,父親與大兒子成一個陣線,母親與小兒子更是難分難捨。
  日本很多針對青年人拒絕上學的研究,也發現類似的家庭形式。孩子的眼睛只向母親,對外面的世界當然難以產生興趣。
  有趣的是,這對夫婦的矛盾,都是一些小問題,只是日積月累,加上生活上的壓力,慢慢地,兩個人再也擦不出火花來。
  他們一般都會把問題歸咎於「個性不合」。
  這母親是個急性子,給人一種老是追趕的感覺,父親卻是慢條斯理,夫妻跳的是完全不同節拍的舞蹈。
  怪不得,當丈夫刻意地向公司請了半天假約會妻子時,她竟邀請了全家大小一起同行。
  丈夫不解其因,其實原因很簡單,明顯地,妻子寧願與家人一起,也不想單獨與他相處。
  我第二次見這家庭時,妻子開門見山說,她這次不想談孩子,卻希望改善夫妻關係。其實,談孩子,反應的也是夫妻關係。
  當然,她願意直接走入問題的根源,我自然立即奉陪。
  她告訴我們,自從上次會談後,發覺自己實在過於疏忽了丈夫,於是,第二天便提早下班,回家約丈夫騎摩托車兜風。
  沒想到丈夫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只想打瞌睡,並無外出的打算。以前她遇上這種場面,必然會氣不可檔,但是這次她強忍住了氣,千方百計地把男人拖出家門,與她一同坐摩托車騁馳。
  她甜甜地說:
  我坐在車後把面孔貼在他的後背,緊緊抱著丈夫的腰,那是一種很好的感覺,讓我覺得十分安全。
  沒想到丈夫卻說:
  別把我抱得太緊,讓我不能喘氣。
  妻子回答:
  是你腰太粗,其實你早就應該好好去減肥……。
  一個本來十分溫馨的機會,立即又變成另一個戰場。
  這也是一個典型的夫婦問題,也許是積怨太深,也許是太習慣於自己的觀點看對方,像兩個不能合作的公司主管,總是難以達到一致的方針。白白失掉了很多夫婦共處的好時光。
  我不由地也把眼光落在男人的肚皮上,發覺他真的腰肚不分,只好嘆一口氣對丈夫說:
  你知道嗎?每個女人都需要一個大肚皮緊緊抱著,如果你不給她你的肚皮,她就會抱著兒子的肚皮不放。
  雖然是說笑,其中也包含一個重要的教子之方。
 
(文轉載自《張老師月刊》第368期,2008年8月號)
 
關鍵字:懼學症、家族治療
 
李維榕博士

現任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總監、美國紐約「米紐慶家庭中心」(Minuchin Center for the Family)督導、具美國婚姻家庭治療學會(AAMFT,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會員及督導資格。多年來在歐、美、中、港、台、新加坡等地示範教授家族治療並提供督導。她對於和華人家庭工作經驗豐富,也致力相關的研究多年。在一本重要的家族治療教科書中(Family Therapy: Concepts & Methods),作者Michael Nichols列舉她為目前「結構取向家族治療」的主要人物之一。李博士另與米紐慶合著《學習家族治療:家族治療師的成長與轉化之旅》(Mastering Family Therapy - Journeys of 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已譯成中文,由心靈工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