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知多少

青少年議題

《我的青春,施工中》王浩威的台灣少年記事
 
兩岸三地的知名作家王文華說,「我在青少年時期並沒有看過心理醫師,但我在這本書中的青少年身上看到自己。我並沒有小孩,但我在這本書中的爸媽身上看到自己。不只是我,我猜書中描述的狀況,大部分青少年和爸媽都經歷過,只是我們沒有去看心理醫師。」
 
「我喜歡浩威在書中把心理狀況呈現出來,但沒有提出罐頭解答,或勵志小語。心理問題是如此複雜,怎可能一語帶過?這本書最『勵志』的部分,可能是讓所有的讀者體會到:啊!原來別人也有這樣的困擾,原來我並不孤單。」這是王文華的讀後感。
 
而另一位作家蔡康永更坦白說,「我知道我自己一直都沒有真的長大,我的長大,大部分是演的。我的恐懼、煩惱、沈醉、迷戀,一直都和青少年時期的我很像。對我來說,『青少年』是人生最主要的階段,『青少年』是世界最大群的人口,所以我很感謝王浩威醫生整理出了這本書。對我來說,這本書裡碰觸的痛,都是真實的痛。」
 
如果說,上面所提到的二位知名作家,他們在青少年時期也曾經歷過這些青澀、尷尬、困窘的狀況,那就更別提我們了。
 
在我當媽媽之後,才知道爸媽難為啊!也有位心理師曾開玩笑說,她不適合當媽媽,因為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對小孩造成創傷。而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更發現「不小心」真的是隨時發生,包括自己的成就、自以為最好的安排等等。所以,王浩威在書末說,「大人們千萬不要忘記自己青少年時期的不愉快經驗,不過,這只是讓下一代更好的基本條件;倘若以為這樣就夠了,反而會犯下另一種自以為是的大錯。」
 
《我的青春,施工中》將青少年所面對的問題類型或場域,勉強分為五個部分:在我們的屋子裡、家庭和家庭之外、校園生活的競技場、在社會的跑道上、診療室絮語。這裡面所觸及的問題非常廣,也非常的普遍,就像是我們周遭隨時聽到鄰居、同事,甚至自家小孩的問題。雖然書中沒告訴爸媽應該怎麼做,但透過王醫師說故事的方式,讓我們有機會換個立場,聽聽孩子的內心世界在想什麼,可以怎麼做會讓彼此的關係更近,或彼此關係比較愉快一些。
 
為什麼都是爸媽的問題?不是孩子來體諒爸媽的辛苦呢?也許爸媽忍不住要這樣想,尤其在大環境這麼不好的情況下,要栽培孩子,讓他在未來有競爭力,是需要付出許多的心力與學費。
 
是啊,養育孩子是如此的不容易。但孩子也不是我們夢想的實踐者,他的未來我們不能獨裁。當我們(爸媽)遇到挫折時,是否可以回想,當初孩子出生前,我們最大的期待是什麼?健康、平安、快樂。那麼,在他們青澀的階段,我們是否還能抱持同樣的心情,陪伴他們呢?
 
試想,會閱讀到這篇文章的讀者應該至少都是盡心盡力的爸爸媽媽,是社會上的白領階級、菁英,所以,轉述書中的一段文字:
 
親愛的虎父虎母們,真的希望你的子女成龍成鳳嗎?至少你要做到下列幾點:
一、不要做讓孩子挫折的父母;
二、不要將孩子留在他們只有挫折感的環境裡;
三、讓他們的環境充滿「適當的挑戰」:雖然有點難但終究可以克服的挑戰;
四、也許他們挑戰失敗了,你可以誇讚他的努力;如果成功,你果真也跟他一樣狂喜萬分。
 
    這是書中少有的具體建議。王醫師說,這其實只是再一次提醒:父母不要因為擔心孩子們原本就會出現的毛病,而剝奪了孩子們的成長機會,剝奪了與社會接觸的機會;另一方面,又不要太輕忽自己的職責,將孩子直接丟到現實的生活中。
 
    這幾個原則,就讓我們一起共勉之吧。如果做得不好,也沒關係,因為王醫師也說了,這些原則說起來不太難,但執行上的確是不容易拿捏。
 
也許,在您看過這本書之後,會比較容易執行吧。
 
 
《我的青春,施工中》

王浩威.著|心靈工坊出版|定價2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