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知多少

情感與關係

婆媳關係的另類思考—婆婆來自水星,媳婦來自土星
呂嘉惠資深諮商心理師

《男女大不同》(Men are from Mars, women are from Venus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這本書,其實說明的是許多眾人早已熟知的兩性差異,但它能紅及一時,成為兩性關係叢書的聖經原因在於,約翰.葛瑞博士相當具創意的將男女比喻成異星人,這樣的思考角度,讓人比較能放下對角色想當然爾的期待,多一份心理空間去了解彼此。這本書幫得上忙的絕不是那些拿著書,指著對方鼻子說你們男人/女人就是這個死樣子的人,而是願意承認自己對異性了解的程度遠低於自己的想像,而能誠心在翻閱書時驚嘆:原來男人/女人是這樣的不同,而願意因此多開放心胸去了解對方。

如果把男人比喻成火星,女人比喻成金星來的異星人,可以讓人對男女無論情感、情緒、價值觀對彼此的角色期待的差異能在心中多存著一份空間去了解,那麼,如果我們也將千年萬代沒有停息的婆媳問題,假設為是來自土星與水星人的差別,那麼或許也能解決婆媳之間對彼此文化與所處的世代不同的苛責與期待。

以我多年心理諮商工作經驗看來,婆媳問題其實就是異文化之間的衝突問題,當兩個不同文化碰撞時,常會產生誰對誰錯,誰該遵從誰的爭執與衝突,而這些衝突的基調說的都是傳統與現代之爭,利他或利己及誰掌權的故事。特別是當有第三者(先生)介入時,常會引發結盟爭奪戰,婆與媳這兩個來自不同文化的人,自然會希望能拉得先生/兒子一國壯大聲勢,希望能證明自己是對的,然而異文化之間的衝突,從來沒有因戰爭勝利就換得對方心悅臣服的歸順,因為推翻對方的文化,就是否定對方之所是,對方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往往引發更大的爭端。我們必須明白的是,文化的差異只是「不同」沒有對錯。「不同」無法用真理來論斷是非,只能用了解與包容來化解鴻溝,如果能有這樣的思考,那麼所有坊間書籍或演講中聽到有關婆媳問題處理的技巧才比較可能有效,否則當我們心中還是存著我做了1.2.3希望能改變她456成我期待的樣子時,真正讓我們生氣失望的不是對方,而是自己不切實際的期待。

給任何有姻親問題的人參考
少看八點檔/連續劇:健康的生活是平靜且平淡,不符合電視刺激的娛樂需求,所以惡媳與惡婆的爭戰常是劇中少不了的情節,而那些情緒複雜糾葛纏繞的故事,除了耗損心力,恐嚇自己,讓問題更複雜外,並無太多建設性做法,而結局的大團員或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又太容易,讓人心存幻想。如果你真的希望了解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建議你多讀有關人際界限及衝突解決方面的書籍:如遠流出版的《割斷臍帶做大人》《解開母女情節》等書,幫助自己釐清人際之間的界限,為彼此關係搏得一點喘息的空間。

了解衝突的意義:了解衝突在關係中是必然會發生的!衝突只是在說彼此的不同,切莫將它看成一種攻擊(除非對方已做出身體上的攻擊,那請直接與家暴中心聯絡!) 因為對方的言行舉止都只是在說他是誰,若把他看成對自己的攻擊,那麼我們應對攻擊的方法「退縮」或「反擊」,都對關係的改善沒有任何正向的幫助。聽過以不變應萬變這句名言吧!說的是,面對各式經驗不要太快做出回應,靜下心來觀察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從這經驗中我又多認識對方或自己一些什麼,如果還能溫柔堅定陳述自己的界限,不隨對方的期待起舞,但也因為看到彼此的不同願意釋出一些空間來讓雙方妥協,這才是衝突的最終意義:不在是非真理正義,而在創造不同文化都可生存的雙贏平衡點。遠流出版的《生氣的藝術》,很值得參考,用來讓我們有效率的化生氣及各種情緒為有效及肯定自我的溝通力量。

先生/兒子不能做橋樑要做導遊:想做橋樑的丈夫,常夾在兩女人其中!橋樑能讓兩地居民通行無阻,卻負不起讓雙方關係融洽的責任,若硬要完成不可能任務,有可能引發橋樑歸屬權之戰,落得被撕裂成兩半。

聰明的丈夫要做導遊,導遊為團員導覽異地風光,說明不同文化間風俗民情的差異,卻不負責要讓你喜歡那個文化,在不同文化中要生存的人,要自己負責學會欣賞異文化的差異之美,有這個能力,境由心造,隨處即天堂,沒有這個能力,天堂也地獄。

仔細想想,婆媳之間相處困難是想當然爾的事,因為跟自己相處二、三十年的女兒/母親關係,我們都不見得搞得定,卻希望因為婚姻的協定,一夕間,要讓兩個陌生人變成母女相親相愛,的確有著超高的難度。所以,或許讓我們放下「母女」這個沉重的期待,換成認識一個不同世代的朋友,學習如何跟她相處,生活習慣價值觀不同,只要不到犯法違紀,怎樣活日子都可以過,但當關係間沒有愛只有怨,那麼是一天也讓人難以忍受,只有願意敞開心胸接受不同文化融合一定會互相影響的事實,你才會發現你這位新朋友、忘年之交,也可以開啟你不同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