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放假!!
黃暐超 諮商心理師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EAP專案經理&心理師

 

 

 

 

今年有不少連假,加上不少人喜歡利用快年底時休假,有可能安排小旅行或是單純的休息,但是,每次放完假,相信許多人在開始上班後總是身體回到工作岡位,心卻不知到遺留在哪兒?如果是更長的假期才回到工作上更是無法馬上收心、將精神全部投入於工作。明明人在辦公室,心卻還飄在九霄雲外,想著放假期間的渡假旅行及種種的歡樂──這「收假症候群」的苦難,相信許多上班族都完全無法招架,要判斷你是不是有收假症候群,請大家看一下下面五大特徵你符合幾點:□假期結束感到很失落

□不斷回想假期的美好

□無法工作產生厭惡感

□產生失眠疲勞等症狀

□有意改變或轉換跑道

如果以上有超過3點,你就有所謂的收假症候群,我還有不少朋友告訴我,會在剛回到工作岡位時,感到頭暈目眩、四肢無力、注意力無法集中等憂鬱的症狀,也有不少朋友告訴我最難熬的莫過於,心態轉換與作息大幅度更改,可能放假都是白天睡晚上活動,一旦回到工作換回晚上睡白天活動,這真是痛苦萬分。對於大家的反應,我想提供幾種不同收心的方式,也許在收假前與收假後適時的調適心態,能夠讓落差感不那麼大,也能更閒適的迎接工作。

1、收假前2天調整回正常上班作息

日夜顛倒的作息,成了許多人假期間的最佳寫照。大多數人在收假時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將生活習慣調整回來,因而導致遲到、精神不濟的狀況。最好的辦法,是在收假前2天早睡早起,將步調調適正確,回到原本工作時間的作息,如此一來,不僅能讓生理時鐘回到最正確的狀態,也在心理上面對工作更蓄勢待發。

2、收假前1天不要安排遠程出遊

為充分利用假期、不浪費每一個珍貴的放假時刻與昂貴機票,許多人會選擇在假期的最後尾聲才回家。但通常回到家後,身心非常疲累,甚至還沈醉在假期的歡樂中。比較好的方式,應該是要安排收假前2天就到家,預留1天整理心情,這比玩到最後一天,卻在假期結束卻累個半死工作還來的有效率,上班前一天,睡錢給自己15分鐘的空白時間,找個舒服不被把擾的角落,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多做幾個深呼吸,直到感到身體的每個地方都是放鬆的。

3、做收心操、運動,增進腦內啡

放假時,大部分人的生活都過得特別糜爛,不僅酒足飯飽、日夜顛倒,甚至也缺乏運動,讓人體代謝變的緩慢,這也是導致收假症候群更嚴重的關鍵。在收假前兩天,不妨可以多做做運動,慢跑是各部錯的選擇,這也會刺激大腦腦內啡的產生,讓心情穩定且能增加愉悅的效果,甚至在街頭散散步也是個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