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有壓力嗎?
黃暐超 諮商心理師
華人心理治療發展基金會EAP專案經理

 

 

 

 

工作越久,我們越難察覺自己是否正處在壓力中,簡單來說,壓力就是一種感覺,也是一種身體對外界刺激的本能反應,有時會引起緊張甚至感受到威脅,因此,常會造成我們不愉快的心情感受,甚至會伴隨一些生理症狀,例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吸急促、胃痛、腹瀉、冒冷汗、肌肉緊繃等;聽起來,壓力好像都是負向的,既然是負向的感覺,我們怎會察覺不到呢?該不會壓力也有正向的??是的,有時壓力情境具挑戰性時,往往可以促使個人增進自我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更進一步的發揮自我潛能,因而達成工作目標,我們都知道,達成工作所設定目標又發揮自我潛能,往往會有種難以言喻的滿足感,此刻,你不覺得這是壓力,反而認為這是工作成功的助力。

但,我們需要特別去面對處理的是負向壓力,這當中的情境往往較為沈重或長期的,並且是自己無法控制的,並容易導致情緒低落、沮喪、崩潰,因而影響到日常的工作能力,如果超過我們自身的負擔其實就容易形成負向壓力。但,很多人總是會告訴我,我好難辨別自己內在的感覺,因此我運用加拿大生理心理學家賽來(Selye)提出31項容易辨認的身體訊號,讓大家為自己解讀此刻的狀態,請大家就以下31個訊息做勾選,如果符合,請打個勾

□易怒、過度興奮或情緒低落。

□心臟怦怦跳。

□拉肚子、消化不良、噁心、有時會嘔吐。

□行為衝動、情緒不穩定。

□很強的衝動想哭、奔跑或躲起來。

□精神無法集中。

□有不真實、虛弱、頭昏眼花的感覺。

□精神變得脆弱。

□發出高頻率、神經質的笑聲。

□戰慄、擔心、發抖。

□腰酸背痛、頸部疼痛。

□酗酒或麻醉毒品上癮。

□情緒緊張、過度敏感。

□食慾不振或進食過度。

□容易被驚嚇的傾向。

□口吃、談話困難。

□容易發生意外事件。

□鎮定劑用量增加。

□神經質行為。 □出冷汗。

□抽煙量增加。□坐立不安。

□神經失常。 □偏頭痛。

□月經失調。 □失眠。

□磨牙動作。 □做惡夢。

□口乾舌燥。 □頻尿。

□浮動的不安感(害怕某些事情,但又說不出是什麼事)。

賽來(Selye)認為當超過四項或以上時,代表你已有壓力過大的傾向,需要提醒自己多注意,適時給自己減壓,不要讓自己的壓力指數破表。

此刻,我將更詳盡的介紹減壓方法,讓大家都能立即上手,為考量大家方便,我將減壓編造成六字訣「聽說讀寫動靜皆宜」,讓大家方便記憶,更能隨時操作

「聽」 是指聽音樂:研究指出喜歡的音樂會影響大腦的愉悅迴路,釋放出多巴胺等讓人感到開心的神經化學物質,越喜歡這首歌,聽到時釋放出愉悅分子就越多,當壓力大時,幫助自己排解壓力,另外,研究也指出人的大腦在12~22歲時,神經會快速發展,這個時期喜歡的歌曲也會被強烈的記入腦葉,音樂不只能夠改變人的情緒之外,更與回憶連結,此刻,你也可以挑出在12~22歲中,你回憶中感受歡樂的歌曲,都將能夠透過音樂將我們帶回到青春悸動的愉悅,而讓自己身心放鬆。

「說」 是找人說:有時候當我們感覺千頭萬緒時,常常會不知所措,這時候找一位知心好友,或專業心理師,說出自己內心的問題,往往能夠經過說出達到發洩,或聽到別人的意見,而釐清問題的癥結所在,甚至找出解決方法,此時,也將感受豁然開朗。

「讀」 是指閱讀:有人會藉由閱讀和形成壓力無關的書籍來抒壓,美國NBA籃球勇士隊總教練柯爾就是靠每天至少都會讀一次跟籃球完全無關的書,藉此暫時忘卻比賽的壓力,柯爾表示:「每天能有一個小時放空,忘掉比賽,會是很好的紓壓方式。」

「寫」 是指寫下來:介紹一種很特別的抒壓方式~自由書寫,拿起紙筆,給自己一個開頭,例如:對於我的工作壓力我想說的是,然後開始書寫,寫的過程不用管句子的對錯和邏輯,就是拼命的寫,寫到無話可寫,當寫完時,你將會有種平靜的感覺

「動」 是指運動:有研究指出,規律性的運動是解除壓力的最實際方法,做30分鐘的運動,可以減少壓力長達3個小時,若你沒有運動習慣,不用急,先讓自己從15分鐘開始,建議做有氧運動,雖然,只有15分鐘,也會有不同的感受。

「靜」 是指讓自己的心靜下來:介紹一種很好的抒壓方法~藉由做一些重複性不需要花太多腦力的動作(例如:勾毛線、畫曼陀羅等),持續15~30分鐘以上,不僅可讓自己的大腦暫時得到休息,更可舒緩壓力。

選個自己喜歡的,讓減壓就從此刻開始!!

非常建議夥伴登入https://www.tip.org.tw/chinatrust/,你只要5分鐘做個心理檢測,就可以理解此刻你是邁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