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講師簡介(依姓氏英文拼字排列)

Paul Brutsche, Ph.D. 巴黎及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1975年開始擔任榮格分析師,目前為蘇黎世分析心理學國際學校(ISAPZURICH)的訓練分析師及講師。曾擔任瑞士榮格協會(Swiss Jung Society)、蘇黎世榮格學院、以及蘇黎世分析心理學國際學校主席。他主要的學術研究為圖畫詮釋、藝術的象徵、和創造力等議題。

Angela Connolly, M.D. 目前為義大利羅馬私人執業的精神科醫師與榮格分析師。她是CIPA負責訓練與督導的分析師。1996至2001年旅居俄羅斯,擔任分析師的工作長達五年。她曾任《分析心理學》期刊歐洲副主編,現為編輯顧問。2004至2010年為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執行委員,現為榮譽秘書。她用英文、義大利文、和俄羅斯文發表文章,她最近的文章是"分析投射,幻想和防禦機制",發表在最近一期榮格心理分析期刊上,由Murray Stein編輯。另外的文章包括,"治療來自我們父親的傷口:跨世代創傷,記憶,象徵和敘事",發表在分析心理學期刊, 2011, 56(5), 以及"煉金術圖象的認知美學",分析心理學期刊, 2013, 58(1)。

高嵐, Ph.D. 學前教育學碩士、教育心理學博士,目前是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受訓心理分析師、國際沙盤遊戲治療學會(ISST)治療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特聘專家、心靈花園公益項目主要負責人。

何乏筆, Ph.D. 何乏筆教授從德國Wolfang Goethe-Universitat, Frankfurt取得漢學碩士,從德國TU Darmstadt(德國達姆施塔特科技大學)取得哲學博士。目前是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副研究員、中央大學哲學所兼任副教授、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兼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跨文化研究、當代歐陸哲學、現代漢語哲學、美學。曾用德文、中文、英文和法文發表多篇科學期刊論文。

John Hill, M.A. 出生於愛爾蘭的都柏林。美國華盛頓DC的天主教大學以及都柏林大學哲學系畢業。他在蘇黎世榮格學院受訓,1973年成為榮格分析師並開始執業。1981年成為榮格訓練分析師,並擔任甄選委員會的成員長達20年。2003年,他成為蘇黎世分析心理學國際學校的教員。主要發表著作包括聯想實驗、塞爾提克神話、詹姆士•喬伊斯(愛爾蘭作家、詩人)、夢、童話戲劇、基督教神祕主義。2010年,他發表了第一本書《在世界的家裡:歸屬感的聲音和對稱性》。

蕭進銘, Ph.D. 中國四川大學宗教學博士,目前為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同時也是台灣道教明德弘道會理事長,其專長為中國道家內丹術、台灣道家、宗教哲學。

胡因夢 生於1953年,是台灣著名女演員、作家、翻譯家。先後就讀於台灣輔仁大學德文系、美國新澤西西東大學大眾傳播系、紐約模特學校。拍攝40餘部電影、電視作品,曾是台灣演藝圈的紅星,號稱台灣第一美女,在演藝事業最輝煌的時候忽然隱退而研究佛學,轉向文學寫作、翻譯,也是第一位將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引介到台灣的人。

河合俊雄, Ph.D. 河合俊雄目前為京都大學Kokoro研究中心教授,同時也是榮格分析師。他畢業於日本京都大學臨床心理學系,並於1987年取得蘇黎世大學哲學心理學博士學位。1990年也在蘇黎世榮格學院取得執照。目前是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執行委員會的成員也是副理事長,是日本榮格心理學會的代表。他的文章與著作已有英語、德語及日語版發行。他有多篇論文刊登在分析心理學期刊,包括“心理治療的後現代意識”(2006年),“在治療廣泛性發展障礙和過動症中的連結與分離議題”(2009年),“從一個近代的角度看紅書”。他在最新一期Spring Journal上發表了一篇文章“2011年日本大地震:心理治療的介入方法和世界觀的變化”(2012年冬季)。他還寫了以下書籍章節:“從村上春樹的小說看現代的超自然經驗,”超自然概念,由Ann Casement 和David Tacey編輯; “村上春樹小說中的後現代意識”文化情結,由Thomas Singer 和 Samuel L. Kimbles編輯; “日本學院裡的榮格”,誰擁有榮格?Ann Casement編輯; “榮格心理學在日本:在神話世界和當代意識之間,”轉型中的文化和認同,由Murray Stein 和 Raya A. Jones編輯。

Jean Kirsch, M.D. 畢業於University of Alaska and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為精神科醫師,目前執業於Palo Alto的榮格學派分析師。舊金山榮格學會會員,也曾任該會理事長。Dr. Kirsch積極參與精神分析師的專業訓練,於1996年起,她為國際分析心理學會舊金山學院的學生設計了一門非常受歡迎的基礎課程。她在舊金山及數個榮格發展小組中教導分析心理學,其中包括台灣及中國榮格發展小組。她的著作多發表在分析心理學期刊及榮格期刊。她最近的新書為《為什麼我們還要閲讀榮格:個人和專業的反思》。

Thomas Kirsch, M.D. Thomas Kirsch生於英國倫敦,其雙親與榮格在1930年代一起在蘇黎士從事分析工作。之後,全家移居洛杉磯。Dr. kirsch 除了私人執業之外,他在舊金山榮格學院擔任教職,也在史丹福醫學中心擔任講師。Dr. Kirsch畢業於Reed College and Yale School of Medicine,在史丹佛大學接受精神醫學訓練,並在榮格學會舊金山分會(CG Jung Institute of San Francisco)接受榮格學派訓練,現為美國分析心理學會會員,並於Palo Alto執業。曾任職於史丹佛大學醫學系、國家心理衛生學會顧問(1965- 1967),擔任過榮格學會舊金山分會理事長(1976-1978)、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理事長及副理事長(1977-1995)。著作《榮格學派的歷史》(The Jungians)已譯成德文、俄文和中文。

賴貴三, Ph.D.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目前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他的專長為周易、中國經學、中國哲學、文字學、訓詁學、文獻學。

賴賢宗, Ph.D. 1962年生於台北市。台灣大學哲學博士,1994年教育部公費獎學金赴德國攻讀博士學位,1998年獲德國慕尼黑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98年八月返台任教。現為台北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任台灣美學藝術學學會常務理事、現代佛教學會常務理事、台灣宗教與社會協會第一屆理事、《漢語佛學評論》(廣州中山大學) 編委、國際東西管理與倫理文教基金會董事。2002年創辦台北大學人文學院的「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並擔任第一任中心主任。此外曾任現代佛教學會理事長、《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總主編(2001年一月至2002年十二月)、第五屆台北市丹道文化研究會理事長。

Boseop Lee, M.A. 是韓國榮格分析師學會會長,也是韓國榮格學院的理事。在韓國 Ewha 大學研讀英文文學,東西方哲學,取得學士學位,在德國LMU-Munchen取得哲學與心理碩士學位。在蘇黎世榮格學院受訓成為榮格分析師,是沙游治療師,也在蘇黎世榮格心理劇學院擔任心理劇老師。創辦韓國榮格心理劇學會(將聖經劇和佛經劇介紹到韓國),將Dora Kalff的《Sandspiel》翻成韓文。她在歐洲的求學讓她扮演了東西方的橋樑(1986-2001)。在蘇黎世榮格學院舉辦紅書研討會。是第一位將薩滿啟動的哲學和現象分析當作是煉金術的一種(publisched, Seoul 2001, Basel 2012), 教導韓國煉金術身體心理靜心和舞蹈。

Chie Lee 李琪, M.A. 美國西洛杉磯以及比佛利地區執業的榮格分析師。她在洛杉磯榮格學院受訓並在2000年取得執照。2010-2012年擔任洛杉磯榮格學院院長,除了教書,也擔任督導,並在多個委員會裡擔任主席。她的演講主題主要是中國童話、電影、中國前衛藝術、以及煉金術。

李豐楙, Ph.D. 曾任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後專任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員,今為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講座教授。他從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獲得博士學位。他的專長為中國道教思想、台灣道教、道教文學和文化、中國古典和現代文學、與民間宗教研究,也是國內少數同時具有道士資格的大學教授。

李佳怡 於2012年暑假從蘇黎世分析心理學國際學校(ISAPZURICH)取得榮格分析師的執照,同時也是第一位取得榮格分析師執照的台灣人,其專長為煉金術與分析心理學。現為蘇黎世分析心理學國際學校課程委員,同時也是分析心理研究生學會(AGAP)及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成員。

Shirley Ma, Ph.D. Shirley Ma博士是第一位自瑞士蘇黎世榮格學院畢業(1984-1989)且執業的華人榮格心理分析師。她出生於香港,在取得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社會學與心理學學士、城市與區域規劃碩士後,從榮格學院獲得分析心理學學位,這在北美相當於博士。1990年,Shirley從蘇黎世返回多倫多,開始私人執業迄今。 Shirley的分析訓練、臨床經驗以及研究興趣帶她深入探索中國思想、文化、神話與傳奇。她後續專業發展包括傳統中醫與針灸學位、治療性諮商博士,專長在西方心理治療與東方靈性的比較研究、創傷心理學與沙游治療。她整合中國與榮格思想,經常在歐洲、北美與中國的國際會議中發表論文。她的著作探討東方與西方思想與靈性,包括《新紀元的心理學與宗教》之“榮格與中國之道”(Marvin Spiegelma主編, Arizona: New Falcon Press, 1998)、分析心理學期刊之“易經與身心整合”(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2005)。她的博士論文《金蓮:中國文化與心理中的纏足》在2009年由倫敦Routledge出版社印製出書。

Lucienne Marguerat, Lic. Phil. 社會學系畢業,擔任電腦專業人員達20年之久。她很晚才開始接受榮格分析的訓練,直到1992年才在蘇黎世榮格學院完成榮格分析師的訓練。目前在蘇黎世分析心理學國際學校裡擔任訓練分析師以及督導,有私人執業。她感興趣的領域包括時間的經驗性,藝術,尤其是藝術香檳/局外人藝術,女性原型,集體投射對個人心靈的影響(“在兩種文化間的平衡:不安的瑞士姿勢”:解讀瑞士文化,春,JO系列,2011年“接吻的重要性。擁抱蠟筆的ALOISE圖紙”:愛。在波峰和波谷的旅遊。春天,JO系列,第五卷,2013年)。她在Asheville榮格中心網絡研討會中談論:在藝術和心靈中“藝術的神奇力量”(2013年7月27日)。

巴奈•母路, Ph.D. 巴奈•母路現為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她是福建師範大學民族音樂學博士。曾任教育部國中音樂課程標準修定委員、文建會「民間技藝保存傳習計劃」規劃之協同主持人、原住民行政局委託花蓮師範學院「原住民教育手冊」藝術篇之撰稿、國家文藝基金會第一、二屆文藝獎音樂類提名委員、花蓮縣文化局諮詢顧問、財團人原住民音樂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研究專長為民族音樂學、原住民文化展演、原住民歌舞文化、阿美族祭儀音樂與文化、原住民樂舞、音樂人類學。目前她也是台灣公共電視台董事、華視電視台董事、A-ZONE花蓮文創園區董事、紀錄片製片人、作家。

潘小雪, Ph.D. 現為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也是國家文藝基金會美術類評審。她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輔仁大學美學哲學博士。曾至比利時新魯汶大學(Louvain -la-Neuve)擔任交換學生。她的專長是美學與藝術理論、藝術創作、社會藝術、策展。她生長於花蓮,致力於美學以及原住民當代藝術的發展,她是一位藝術家,也是一位作家。她在多個國際藝術會議上發表了她的研究,包括:HIAW歸檔展覽/拱Exhibitio/2009Res Artis會議/京畿道博物館的現代藝術創造中心,韓國京畿道(2009),台灣花蓮國際藝術家工作坊,波士頓跨文化交換藝術大會,2009年。她是許多藝術展覽的策展人。她是藝術的策展顧問“(當地時間觀點)在台灣製造”。除了學術科學研究論文,她也是幾個藝術書籍的編輯,一個藝術家,一個作家。

Dariane Pictet, Dip.Analy.Psych. 哥倫比亞大學比較宗教學系畢業,並在蘇黎世榮格學院受訓成為榮格分析師。她也在倫敦Regents College接受存在主義的心理治療訓練,並取得進階學位。目前是AGAP的執行主委,也是多個分析機構學會的成員,包括SGAP、SEA、RCSPC、IGAP、ISAPZURICH、GAPS。她在倫敦私人執業,接受演講邀約,並擔任督導訓練工作。她在the Marion Woodman Foundation 完成領導力培訓課程,並協助身體靈魂工作坊的訓練。她是AGAP的執行委員。興趣在詩與瑜珈。 出版物包括:沉默和沙漠:with Meister Eckhart,福音托馬斯和沙漠父親,刊登在榮格Odyssey系列Vol.VI,Spring Journal。佛教的慈悲:練習和圖象,榮格Odyssey系列,Vol.V,Spring Journal。Kali:保護的母親和毀滅者,榮格Odyssey系列Vol.II,Spring Journal。Rumi: 心之詩人,榮格Odyssey系列Vol. I,Spring Journal。

Liza Ravitz, Ph.D. Liza Ravitz是榮格兒童及成人分析師、臨床心理學家,同時也是榮格學會加州舊金山分會(C.G. Jung Institute i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的成員。Dr. Ravitz在舊金山市及帕塔露瑪市(Petaluma)進行臨床工作,除了對兒童及成人做分析及心理治療,也帶領治療師的諮詢團體、工作坊及相關訓練。 Dr. Ravitz是索羅馬州立大學深度心理學碩士班(Depth Psychology Masters Program at Sonoma State University)的教授,加州太平洋醫療中心(California Pacific Medical Center)的教師,以及國際沙遊治療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andplay Therapists, ISST)的教師成員。Dr. Ravitz在全國及國際間均示範了她的治療工作。

李符永, Ph.D. 韓國首爾大學醫學院神經精神科醫學博士,1966年在蘇黎世榮格學院學習榮格分析。曾在德國、瑞士等地的精神醫院工作,也是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會員。1971-1972年於美國夏威夷東西中心擔任硏究員(文化和心理健康計劃)。曾任首爾大學醫學院精神科主任敎授、大韓神經精神醫學會會長、韓國分析心理學會長、韓國精神社會康復恊會創立會長、東亞文化精神醫學會創立會長,現為首爾大學醫學院榮譽敎授、國際表達精神病理及藝術療法學會副會長、韓國榮格硏究院院長。

Christa Robinson, M.A. 1940年生於瑞士蘇黎世。目前是榮格分析師,也是分析督導和訓練師,現也擔任蘇黎世分析心理學國際學校的研究主任。她擁有藝術學位,在蘇黎世精神診所接受臨床訓練。她也擔任過Eranos主席長達七年,有一部份的工作是協助將中文翻譯成數種歐洲的語言。她提供密集的督導,並維持私人執業。現在也是蘇黎世國際學校的提名委員主席。她對創意活動特別有興趣。

申荷永, Ph.D. 中國榮格發展小組主席,也是復旦大學和華南師範大學教授。他是博士生導師、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榮格分析師、國際沙盤遊戲治療學會(ISST)暨美國沙盤遊戲治療學會(STA)沙盤遊戲治療師、華人心理分析聯合會會長、愛諾思(Eranos)東西方文化圓桌會議主講人(1997/2007)、「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國際論壇」(1998-2009)主要召集人,他也負責一系列的榮格及榮格相關作者的翻譯著作。

Murray Stein, Ph.D. Murray Stein 是1943年出生於加拿大,耶魯大學英文系畢業後,先後取得耶魯大學神學院神學碩士及芝加哥大學宗教與心理研究博士學位,後於瑞士榮格學院完成榮格分析師訓練。1976-2003年一直是芝加哥榮格學院的培訓分析師,1980-1985年同時也是芝加哥榮格學院的董事及校長。1989年加入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的行政委員會,在Thomas Kirsch擔任理事長期間(1989-1995)擔任名譽秘書,並於2001-2004年出任國際分析心理學會理事長,目前居住於瑞士,負責瑞士蘇黎世分析心理學國際學校。他的專長在心理治療與靈性、榮格學派心理分析治療、以及個體化歷程。 史丹博士的著作相當豐富,包括Jung’s Treatment of Christianity、Jung’s Map of the Soul、In Midlife(心靈工坊出版)、Transformation(翻譯中,將由心靈工坊出版)、The Principle of Individuation(中譯《英雄之旅:個體化原則概論》,心靈工坊出版)等書。其中Jung’s Map of the Soul 中譯為《榮格的心靈地圖》(立緒出版),一直是華文世界研讀榮格心理學重要的入門書籍之一。此外,史丹博士編輯了許多榮格心理分析的相關書籍,同時負責編輯The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Psychoanalysis這本書中的〈分析心理學〉部分。

田中康裕, Ph.D. 目前於日本京都大學教育研究所工作,也是日本榮格學會的資深分析師。他在蘇黎世榮格學院取得榮格分析師資格,現在在東京的私人診所與精神科診所從事心理治療。他的專長為榮格心理學、原型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他的著作有〈在分析心理學上的煉金術圖象與邏輯〉(哈佛47-1),〈夢真的不能被隱藏而只能被教導?〉(哈佛48-1)。他在布拉格發表的演說是「在遠野物語中的童話:意識的爆發與層次」。

鄧惠文, M.D. 台北醫學院(現為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所碩士。曾任台大醫院精神部總醫師、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講師。現為私人執業,專職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婚姻/伴侶治療。研究及教學主題為人際思維的拆解與重構、情緒潛能開發、個體化探索、兩性與家庭關係。著有《非常關係》、《別來無恙》、《解開愛情的鈕釦》、《還想遇到我嗎》、《寂寞收據》、《直說無妨:非常關係2》等書。

Marta Tibaldi, Ph.D. 是一位心理學家、心理治療師、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治療(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EMDR)治療師、榮格分析師、義大利心理分析協會(Associazione Italiana di Psicologia Analitica, AIPA)以及國際分析心理學會(Association for Analytical Psychology, IAAP)的培訓分析師及督導。曾任義大利心理分析協會(AIPA)的副理事長,現在為多個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執行委員會的國際代表及計畫委員會的會員。她目前是IAAP香港發展小組的聯絡人,也擔任廣州發展小組的個人分析師及督導。除了在國內及國際間的會議演講外,她也撰寫了許多關於積極想像、深度書寫、男性及女性、嚴重創傷治療、腫瘤心理學的文章及論文,多年來發表於專業期刊及合集當中。

Bettina Wilhelm, Writer, Director 出生於中國上海,居住在巴塞爾及柏林,於倫敦Middlesex Polytechnic(米德爾薩克斯理工學院)取得電影與電視深造文憑。她是柏林Transformtheatre的共同創辦人,也是導演、演員、製片。1983-1989年學習導演,其中包括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在這段時間(1984年)在阿格涅絲卡•霍蘭(Agnieszka Holland)所導演的長片「憤怒的收穫」«Bittere Ernte»(Angry Harvest)中擔任助理導演,她與Frank Daniels、David Howard、Barry Devlin一起學習劇本寫作。她組織歐洲電影學院(European Film Academy)和Focal(瑞士一個電影學校)的碩士班。

楊蓓, Ph.D. 美國田納西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博士。曾任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講師、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學生輔導中心主任、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及系主任、法鼓大學籌備處副教授,現為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聖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專長領域為團體工作、團體動力與行動研究、家族治療、心理衛生、禪修與心理健康等,並擔任助人專業工作者之督導、訓練與諮詢工作。長年擔任法鼓山義工,著有《親密、孤獨與自由》、《自在溝通——人我互動,從心出發》、《交心——自利利他的助人法則》(法鼓文化)、《勇氣與自由》(心靈工坊)等書。

楊儒賓, Ph.D. 楊儒賓,1956年生於台灣台中。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曾任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社會處中文學門召集人;韓國外國語大學講師;日本東京大學、九州大學及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訪問學者;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先秦哲學、宋明理學、東亞儒學、神話與宗教學等。曾三次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主要著作有《儒家身體觀》、《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從《五經》到《新五經》》;編著有《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東亞的靜坐傳統》;譯有《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從易經到禪(C.G.Jung著)》、《孔子的樂論》、《冥契主義與哲學》、《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黃金之花的祕密(C.G.Jung&湯淺泰雄著)》等書。
Taiwan Institute of Psychotherapy財團法人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
TEL: +886-2-23923528 ext 70 FAX: +886-2-23925908
E-mail: weikai_hung@tip.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