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壓力普遍升高,身心不斷出現問題,邊緣型及自戀型性格正襲擊台灣,對心理治療及諮商的需求日益增加,財團法人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今天開幕,將提供有系統地繼續教育、實務工作督導,期望能提升台灣心理治療專業水準。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王浩威指出,過去只出現在西方文化中的精神疾病,如神經性厭食症、人格障礙等,特別是邊緣型或自戀型人格障礙,也已悄悄地襲擊台灣。
王浩威表示,這些疾患的核心症狀,如人際衝突、情緒不穩定、自殺、自傷等問題,並不是單純的藥物治療即可解決,必須同時輔以心理治療才能彌補藥物治療的不足。
由於從事心理治療心理諮商的專業人員不易養成,王浩威表示,除了需要持續教育之外,也需要實務的督導與支持,否則單兵作戰的方式,容易造成自我資源的匱乏,輕則原本的助人工作者無法跳脫一些盲點,嚴重時甚至動搖信心而放棄原先的熱情。過去有心學習這一專業的人,可能必須中斷自己的職業生涯,遠負國外再進修,現在這些學有專精的學者和專業人員陸續回到台灣,除提供專業的服務給予社會大眾,也將與國外數個歷史悠久的心理治療訓練單位長期合作,提供有系統的完整訓練,同時也提供更好的心理治療、心理諮商服務,發展出更符合華人特質的心理治療方式。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五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