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失眠」?
凡是會干擾睡眠的症狀都可視為失眠。罹患失眠的人,可能會有入睡困難、不易持續睡眠,或睡醒後無法感到精神飽滿甦活的現象。 典型的失眠患者,可能會有白天精疲力竭、倦怠、以及無法集中注意力等狀況。而最常抱怨的問題是,起床後仍然感到嗜睡、疲勞。失眠患者可能會被這些症狀所苦,通常並不是單獨的一項,而是同時混合上述的一些症狀。 | |
對某些人而言,失眠是一種慢性的問題,會發生在多數的夜晚,並且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當人們已經經歷超過一個月的睡眠困擾時,就可視為是罹患了「慢性失眠症」。大約有15%的人口,有慢性失眠的困擾;約有30%的人口,會出現短暫性失眠的問題,他們的睡眠問題會持續數天到數星期。短暫性失眠發生的情況多因壓力、急性疾病、或是變換睡眠環境、睡眠時刻所造成的。最常見的是在他們每次離家外宿時,或是在有壓力的情況下發生。 |
常無法入眠到底是怎麼回事?
「失眠」嚴格說來並非單一的障礙,多半是伴隨其他症狀所引發而來的。最常見的,例如精神疾病中的憂鬱、焦慮、躁鬱等,或因身體疾患引起的,例如疼痛相關疾病。還有其他類型的睡眠障礙,例如睡眠呼吸中止症、腿部不寧症候群等,也會造成失眠的問題。
睡眠和清醒是由腦部一種像生理時鐘的機轉所控制。所以,睡眠問題也可能是因為平日生理時鐘的節律受到干擾所導致。跨時區旅行、或因輪班工作而變換作息時間所導致的睡眠困難,就是一個例子。
對某些人而言,慢性的入睡困難以及過早醒來的問題,可能就是身體的節律時鐘受到干擾所造成。另外,有些藥物的使用,不論是處方藥品或是調養用藥也會干擾睡眠。許多醫師的處方藥品,包括肺病所使用的類固醇,會有失眠的副作用。食物與飲料中的酒精、咖啡因則是最常見的干擾睡眠藥物。
最後,失眠也可能是行為問題或不良的睡眠習慣所導致。許多人在就寢時間會變得高度警醒,或是在睡覺情境中因條件制約反應而維持清醒。對於大多數為失眠所苦的人來說,只要能找出其特殊的原因就可以予以治療。
你(妳)會為失眠的問題而感到憂心嗎?
失眠是一種相當常見的問題。根據人口與國家的不同,失眠症的盛行率約佔一般人口20%到40%。有一半的失眠患者表示,他們的問題是慢性和嚴重的。這些研究報告也顯示,大部份的失眠症患者都未受到適當的處遇,絕大多數的患者都未曾與醫師提到失眠的問題,因此也就沒有受到適切的治療。
某些特質和情況的患者比較容易受到失眠的侵犯,包括:
- 女性
- 年紀(超過60歲以上的人有較多失眠的問題)
- 有健康上的問題
- 受憂鬱症所苦
- 離婚或守寡者
安然入眠的重要性
希臘哲學大師亞里斯多德曾指出,人的睡眠是必要的,而且有益身心健康。研究報告也顯示,所有的哺乳動物都需要睡眠。
如果讓一個人長時間維持清醒的狀態時,他們將設法入睡;如果人們的睡眠被剝奪的話,一定會嘗試要彌補。人需要睡眠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缺乏睡眠所造成的結果是功能的障礙與嗜睡程度的增加。功能障礙會降低我們的生產力,而增加嗜睡程度則會使自己和周圍人群的安全瀕臨危險。
睡眠明顯不足的人與特殊睡眠障礙的患者都被證實有較高的危險性,可能會發生與嗜睡相關的交通意外。此外,睡眠不足也會影響一個人的外表與人格。缺乏睡眠的人,通常在工作上難以集中注意力,變得較易發怒,也比較沒有意願將事情完成。
睡眠研究者也指出,睡眠不足會連帶影響身體機能。學者發現,喪失睡眠也會使人們維持適當體溫的能力產生障礙。同時,睡眠喪失與身體免疫系統的變化也有關。睡眠障礙會對健康造成多方面的危害。睡眠呼吸中止症往往會將人們置於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危險之中。罹患慢性失眠的人也有較高的危險性會發展出諸如憂鬱症等精神疾病。
請關心並留意睡不著的問題?
短暫性失眠症會造成病患在白天會出現嗜睡,表現不佳並影響情緒。
慢性失眠症的人雖然不至於在白天嗜睡,但是卻會覺得精疲力竭、倦怠、易怒、並且無法集中注意力。研究顯示,罹患慢性失眠症的人們常常無法工作、社會功能深受影響,也容易受憂鬱症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