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一份測驗主要由張仁和、林宣旭、黃金蘭與林以正(2016)翻譯Crocker 與 Canevello(2008)所編製之量表「關愛與自我形象目標」(compassionate and self-image goals scale; CSI),共有13個題目,測量個人與同儕互動時,不同的人際目標(關愛目標及自我形象目標),對於人我關係信念,以及心理適應的預測,將有不一樣的效果。關愛目標的特性聚焦於個人與他人互動過程中關懷他人的需求與福祉,而非自己能夠獲得利益或回報;自我形象目標則從自我形象的追求,主動塑造外在自我形象,同時避免別人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
參考資料
張仁和、林宣旭、黃金蘭、林以正(2016)。中文版關愛與自我形象目標量表信效度考驗及自我調節之關聯。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7,3-26。
Crocker, J. (2011). Self-image and compassionate goals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self: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5(4), 394-407.
Crocker, J., & Canevello, A. (2008). Creating and undermining social support in communal relationships: The role of compassionate and self-image go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5(3), 555-575.
Crocker, J., & Canevello, A. (2012). Consequences of self-image and compassionate goals. In P. G. Devine & A. Plant (Eds.),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45, pp. 229-277). New York, NY: Elsevier.
你的檢測結果 -
建議
在人際溝通與互動的過程中,當你想要做的事情和對方的期待不一樣時,到底是不是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還是要為了維持關係而有所退讓?過度堅持己見,忽略對方,沒有辦法維持長期良好的人際關係,但過度迎合對方,犧牲退讓而失去自我,也會對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當事情不如預期,Crocker 與 Canevello(2008)建議我們可以轉移人際目標,將追求自我價值的目標轉成對自己與他人有益的目標。畢竟在人際交往中,如果過度以正向的角度檢視自己成功的經驗,忽視失敗的部分,反而使得你無法正確地評估自己的狀態,越是竭盡所能地追求自我價值,越容易以最後成功與否來定義自我價值,反而追求不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改變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鼓勵你在人際互動中,減少自我批評,大膽地甩開這種凡事太在意、想太多、自尋煩惱的情緒包袱。同時,你也可以進一步想想看你是如何對待自己和他人,透過換位思考,練習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考慮對方的需求,並將身邊的朋友視為一起努力的夥伴,提供無私的幫助和關愛,展現真誠地情感,為自己創造一個相互支持的環境,那麼相信你也會得到對方無私的支持和關愛,形成一個互惠的正向循環。
邀請
關懷自己與關懷他人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我們鼓勵你可以透過閱讀書籍,思考整理,檢視自己人際互動的目標;同時,我們也鼓勵你更加認識自己,正向積極地充實每一天的生活。
如果你想更了解自己,不妨讀讀以下幾本書,或許會對你有幫助喔!
推薦閱讀
水島廣子(2019)給不小心就會太在意的你。台北:大好書屋。
Armstrong, K.(2014)愛人如己:改變世界的十二堂課。台北:張老師文化。
Brown, Brene(2013)不完美的禮物。台北:心靈工坊。
Siegel, Daniel J.(2015)青春,一場腦內旋風。台北:大好書屋。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阻礙,或許這些阻礙可能跟別人有關,但可能來自於過往的經驗或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如果你願意,我們歡迎你使用華人心理治療與研究發展基金會的其他線上測驗,幫助你更加地了解自己,或是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也有心理諮商師可以提供你專業的諮詢與協助。
如果有任何的問題,歡迎你請來信詢問shelley_tseng@tip.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