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3年美國精神學會《精神疾病診斷準則》和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標準》都把網路成癮的內容聚焦在「網路遊戲成癮」上。
這一份測驗主要由國家衛生研究院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的研究團隊,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網路遊戲成癮」診斷準則編製而成,共有10個題目。其判斷標準包含:(1)失控的症狀;(2)日常生活功能受影響;(3)持續一年以上的狀態,核心基準是「失控造成生活失能」,而不是「花太多時間在遊戲上」。該研究成果也刊登於行為成癮研究領域的權威期刊《行為成癮期刊》(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
參考資料
林煜軒醫師研究室的連結:https://www.yuhsuanlinlab.app/
Chiu, Y. C., Pan, Y. C., & Lin, Y. H. (2018). Chinese adaptation of the Ten-Item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Test and prevalence estimate of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among adolescents in Taiwan. 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 7(3), 719-726.
Pan, Y. C., Chiu, Y. C., & Lin, Y. H. (2020).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epidemiology of internet addiction.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118, 612-622.
Przybylski, A. K., Weinstein, N., & Murayama, K. (2017).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Investigating the clinical relevance of a new phenomeno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74(3), 230-236.
你的檢測結果
解釋
國內外研究證據顯示,網路遊戲成癮會嚴重影響當事人的身心健康與生活功能,降低社交活動與生活滿意度。提醒您,網路遊戲成癮是複雜問題,成癮的原因也很多元,而非單純的上網時間過長。
建議
玩網路遊戲可增加同儕討論的話題,也可以轉移注意力,達到正向情緒的滿足,舒緩學習與工作壓力的效果。然而,一旦過度沉迷於網路遊戲,甚至到了成癮的程度,那麼便對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容易同時出現其他疾病的共病現象(例如憂鬱、焦慮、睡眠障礙等)。
邀請
網路遊戲成癮的核心問題往往不在網路遊戲本身,或個人上網打遊戲的時間長短,而在現實生活壓力過大、沒有成就感、潛在的焦慮與憂鬱情緒等問題,有時也可能反映了人際關係或家庭溝通的問題。如果你想進一步認識網路遊戲成癮,不妨讀讀以下幾本書,或許會對你有幫助喔!
如果你需要找人聊一聊,你也可以預約諮商,進一步與專業治療師進行深度自我探索,以及學習如何自我照顧安頓自身。
推薦閱讀
張立人(2019)APP世代在想什麼:破解網路遊戲成癮、預防數位身心症狀。心靈工坊。
Alter, A.(2017)欲罷不能:科技如何讓我們上癮?。遠見天下文化。
Friends in Recovery(2019)十二步驟的療癒力:擺脫成癮,啟動轉化。心靈工坊。
Kardaras, N. (2019)關掉螢幕,拯救青春期大腦。木馬文化。
Young, K. S., & De Abreu, C. N.(2013)網路成癮:評估及治療指引手冊。心理。
如果你願意,我們歡迎你使用華人心理治療與研究發展基金會的其他線上測驗,幫助你更加地了解自己,或是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也有心理諮商師可以提供你專業的諮詢與協助。
有關於問卷填寫,由於問卷常模仍然在建置當中,量表分數的解釋偏向教育性質,而非臨床診斷。我們希望問卷的這些解釋可以幫助你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
如果有任何的問題,歡迎你來信詢問shelley_tseng@tip.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