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介紹
【治療師的發展I:生命主題 & 文化】
【治療師的發展II:生命主題 & 治療】
我們相信多元文化的視野是治療師必備的能力。一個能覺察文化如何影響自身的治療師,才能反思自我的價值體系,也才具備涵容不同文化的能力。家庭系統通常具備多元文化的衝擊現象,缺乏覺察的治療師可能偏頗地看待某些家庭的文化價值,無法同理或融入其處境,而引發家庭的防衛反應。治療師做為促進個案和家庭改變的主要媒介,覺察自身如何影響治療歷程是非常重要的臨床能力。治療師難免受過去成長經驗或專業養成經驗所影響,我們將協助學員在臨床工作中辨識自己固定的人際或情緒反應模式,擴展治療師的臨床反應,增進效能。
我們的訓練整合了POTT 模式(Person of the therapist training model)。此模式相信治療師的全人是治療關係中最關鍵的媒介(Aponte, Powell, Brooks, Watson, Litzke, Lawless & Johnson, 2009),更強調治療師如何在實務脈絡中覺察自己、運用自己,認為治療師不一定要先解決某些個人議題才能有效的運用自己。其訓練宗旨在於培養治療師運用其個人生命歷史以及內在情緒經驗,達到「認同」個案,同時也與之「分化」。治療師必須能在個案的掙扎中看到與之共通的人性經驗,在陪伴個案的旅程中有意識的與自身的生命旅程連結,在經驗自己生命經驗的同時,仍能穩住自身不被捲入個案的情緒漩渦,保持必需的情緒距離,才有能力根據現實挑戰個案。
為了協助治療師更有效運用自己,有三個訓練目標:
1、 認識自己,特別是存在其個人過往和目前生活中仍活躍的生命議題,包括心理上、文化上,以及靈性上。
2、 有能力在治療中觀察、判斷,並運用自己在治療中出現的情緒、記憶與行為。
3、 能掌管自己,當其情緒、文化,和靈性多股力量同時出現時,他仍然能夠有意圖的維持在個案的治療目標上。
當每位學員都能初步辨識自己的生命主題,接下來就進入檢視生命主題如何影響其臨床工作。學員準備報告時的焦點在於覺察其生命主題對於與此特定個案工作的影響,我們期待學員覺察不同個案與自己的互動所引發的情緒、困難或反思,也逐漸辨識生命主題展現的不同面貌與脈絡。我們將協助學員在臨床工作中更接觸自己,覺察其生命主題如何被特定的個案或關係動力引發,又如何影響其介入方式,學習治療性的運用其生命主題,以更有效的方式介入。我
們的協助是透過對話與團體回饋的方式,促進學員於治療歷程與治療關係中探索自我,學習將其個人的脆弱經驗轉化為臨床資產,個人議題不再是臨床阻礙,而是同理、融入個案的助力。
學員在訓練中經歷檢視自身的生命主題與臨床工作,並於參與其他學員呈現的過程中持續演化,豐富自己的生命主題是一個有機的過程。學員個人的成長,或個人議題得到化解的結果都是附加的,卻也是我們樂見的。最後我們會再次邀請每一個人呈現並見證每一位學員的蛻變。
進行方式:
1、 每位學員必須簽署保密同意書。
2、 每位學員有機會呈現生命主題並獲得回饋。
3、 每位學員提案檢視生命主題對於自身臨床工作的影響。
4、 訓練師每週透過學習記錄方式陪伴學員繼續深化、形成生命主題。
5、 期末重訪生命主題
講師簡介
林麗純
美國奧勒崗大學諮商心理碩士,現為資深諮商心理師、督導。 長期投入家族治療、婚姻關係、人際關係、督導訓練等工作。現任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諮商心理師、家族治療師、系統取向家族治療訓練講座講師/督導,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諮詢教授、以及師大心輔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開設「系統取向家族治療」課程。
麗純老師爽朗、精準的個性,常直接點出受訓者習而不察的反應模式,而她正向的特質為受訓者也帶來希望。因此,在麗純老師的訓練下,受訓者除了面對自己,也擴展自己。
林方晧
美國波士頓大學社會工作碩士,現為資深諮商心理師、督導。 曾接受New York Minuchin Center for Family 結構派家族治療短期訓練、長期接受李維榕家庭治療訓練及督導。近年來也接受客體關係精神動力夫妻治療訓練及榮格分析心理學訓練。現為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諮商心理師、系統取向家庭治療訓練講座講師;旭立文教基金會諮商心理師。專長為個別諮商、婚姻與家庭諮商、女性成長議題等。
方晧老師是一位兼具理性與感性的訓練師、督導,不疾不徐的個性,可讓受訓者在穩定中持續成長,不斷看見家庭,也看見自己。
相關訊息
日期時間 :
2025/10/27、11/24、12/8、12/22、2026/1/19、2/9、3/2、3/16、3/30、4/20、5/4、5/18、6/1、6/15、6/29、7/13、7/27、8/10、8/24、9/7、9/21、10/5、10/19、11/2 週一9:30-12:30,每次3小時,共24次
地點 :
明怡大樓4樓(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2號)
資格 :
限助人專業工作者,需資格審查
招生人數 :
限8位,未滿6人將暫緩開班。(本會保有增減參加人數之權利)
費用 :
60,000元(可分三期付款,但限線上刷卡付費)
洽詢與報名 :
(02)7700-7866 轉2037,E-mail: service@tip.org.tw。
線上報名截止日期:
2025/09/20,若人數已額滿,將提早關閉報名系統。
主辦 :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
注意事項
1. 本課程全程錄影,但不提供補課服務,亦禁止學員私自錄音錄影。
2. 此為連續課程,故開課日以第一堂課程日期為準。如欲取消報名,開課日前14天告知,可辦理退費九成;開課日前7-13日告知,可退費八成;開課日前1-7日告知,可退費五成;當天未到或中途退出恕不退費,亦不得要求轉換課程,敬請準時出席。
3. 發票於付款後3日系統自動開立,若日後需退款或進行其他處理,則需要另外填寫資料,方能處理。
4. 課程結束後,本會將授予研習證書,請妥善保管,若遺失,恕不補發。
5. 本會保留課程開辦與否之權利,並最遲於上課前10日以E-Mail及手機簡訊通知。「課前通知函」將於第一次上課前3日寄發,敬請留意簡訊及E-Mail。
6. 本課程預計申請台灣精神醫學會、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及社工師之繼續教育學分,但如在開課前35日未有該證照者報名,則放棄申請,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