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妙方
註冊   登入
首頁 專業陣容 心療在線 線上自我檢測 心病知多少 面對面服務 企業專區 關於我們
愛情或婚姻與家庭
人際關係
壓力調適
悲傷或創傷輔導
情緒管理
親子關係
自我成長與生涯規劃
女性成長議題
成癮問題
行為問題
性議題
兒童或青少年問題
心理衡鑑
資源轉介
治療方法介紹
心理衛生專業助人者
 
     
  助人工作者於災後能夠運用哪些資源;以怎樣的姿態來接近或陪伴歷經傷痛的人們?以下提供災後應變相關的工作手冊或評估量表以及相關資訊。  
     
  災後應變工作手冊及介入原則  
 
 
  心理急救操作手冊(來源:台大創傷心理學研究室)--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是一種實證支持的組裝式取向,用以協助經歷災難與恐怖攻擊後的孩童、青年、成人與家庭。心理急救的設計,是為了減低創傷事件引發的初期不適感,與提升短期及長期的適應性功能與因應。  
 

...下載檔案

 
     
  緊急階段「心理急救手冊」之閱讀建議(來源:台大創傷心理學研究室)--緊急階段的閱讀建議。  
 

...下載檔案

 
     
     
   災後評估量表與問卷  
 
 
  93年度生活適應調查量表-學生施測用問卷(來源:吳英璋教授)  
 

...下載檔案

 
     
  93年度生活適應調查量表-各量尺之說明(來源:吳英璋教授)  
 

...下載檔案

 
     
     
   自我照護  
 
 
  助人工作者的自我照護-好眠妙方(來源:台大創傷心理學研究室)--救災助人者身處災難後充滿壓力的環境中,常會出現睡眠障礙。人們傾向於在夜晚仍保持警醒,使自己難以入睡並且經常醒來。擔憂救災的進度與效果、生活改變、或可能面臨的壓力挑戰等等,也會使人難以入睡。睡眠困擾可能對心情、專注度、做抉擇等都有重要的影響,也會增加意外受傷的危險。  
 

...下載檔案

 
     
  助人工作者的自我照護-放鬆技巧(來源:台大創傷心理學研究室)--在面對或處理救難相關工作時,壓力和焦慮反應是很常見的。然而,它們卻使得在救災過程中許多必須要完成的事情更受到阻礙。災難後的問題並不容易解決,但是在一天當中,藉著一些放鬆的運動使自己平靜下來,會使睡眠、專注更輕鬆容易,並且更有精力來面對生活。  
 

...下載檔案

 
     
  助人工作者的自我照護-憤怒管理(來源:台大創傷心理學研究室)--災難後充滿壓力的處境,可能使得救災助人者變得同仇敵慨、易怒、且難以控制怒氣。  
 

...下載檔案

 
     
  助人工作者的自我照護-善用社會支持(來源:台大創傷心理學研究室)--對救災人員而言,可能直接或間接地暴露在創傷事件中,此時尋求社會支持能幫助減低痛苦的感覺;所以保持與他人接觸,建立與他人連結的關係,更有助於救災人員自我照顧能力的增加,支持對象可以是家人、朋友、或其他救災人員。  
 

...下載檔案

 
     
  助人工作者的自我照護-避免酒藥毒品(來源:台大創傷心理學研究室)--在充滿壓力的救難環境中,救災人員可能會增加酒精的飲用量、處方藥物、或其他藥品的使用。你可能會覺得使用藥物或酒精似乎可以幫你避開和壓力反應有關的不好的感受和生理現象(像是頭痛、肌肉緊繃)。然而,長期下來,這些東西事實上會讓狀況更糟糕,因為它們打亂了睡眠週期、造成健康問題、干擾各樣的關係、以及製造了潛在對藥物的依賴。  
 

...下載檔案

 
     
  助人工作者各階段的自我照護(來源:台大創傷心理學研究室)--在災後提供立即的照護和支持是一種豐富的專業和個人經驗,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也能獲得滿足。但是它也同時是在心理上和情感上巨大的消耗。以下的部份提供在從事災後心理照護工作之前、之中、以及之後要注意的事項。  
 

...下載檔案

 
     
     
   多元文化  
 
 
 

不同文化脈絡下的人們看待哀傷與渡過傷痛的韌力有何異同?且讓我們放下自身的看待與想像,從問候開始,聆聽他人的聲音。

 
 

...繼續閱讀

 
     
     
   相關教育訓練  
 
 
  施工中...  
 

 

 
     
     
   相關繪本  
 
 
  生命教育之童繪本視聽媒體與書籍(來源:校園危機處理與SARS心理輔導諮詢網)--生命教育之童繪本視聽媒體與書籍統整。  
 

...繼續連結

 
     
     
   相關影音  
 
 
  南方部落重建聯盟八八風災短片-年糕  
     
 

 
     
  導演:馬躍.比吼  
     
     
 
 
Copyright © 2008 Taiwan Institute of Psychotherapy.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106麗水街28號6樓   Tel:886-2-23923528  email: service@tip.org.tw